
國際繆思設計大獎(MUSE Design Awards)於10月16日揭曉最新得主,其中由福爾摩沙管風琴文化協會製作、藝術家余曉怡策畫並演出的《島影琴深:余曉怡管風琴音樂會》,憑藉跨域整合的創新實力,一舉奪下4項鉑金獎與5項金獎,共9項大獎,成為本屆台灣參賽團隊中最大贏家。主辦單位盛讚:「此製作不僅是一場音樂會,而是以智慧科技為驅動的文化創新原型。」
本屆大獎吸引全球超過13,000件作品投稿,《島影琴深》以古典音樂會的形式,結合AI科技、光影建築與沉浸式視覺語彙,在眾多設計作品中脫穎而出。此作繼榮獲全球音樂大獎(GMA)與洲際音樂大獎(ICMA)共6項音樂類獎項後,於設計領域再創高峰,一年內累計共獲得15項國際殊榮,堪稱台灣文化科技跨界典範。
身兼策展人與演奏家的余曉怡表示:「製製作一場音樂會,就像打造一件藝術品,這次能在國際上獲獎對我是一種肯定,代表這份對細節與跨域整合的堅持被看見,也證明古典音樂在數位時代依然擁有引領創新的力量。」她強調,《島影琴深》不僅是聽覺饗宴,更希望讓觀眾「看見」聲音,讓藝術、科技與土地情感同時共鳴。
製作人、工研院副總暨產科國際所所長林昭憲指出,AI科技正成為文化創新的關鍵動能,台灣在文化與科技的有機融合已逐漸被國際認可。對於古典音樂的未來,他樂觀表示:「科技不是要取代藝術家,而是要協助藝術家來共創藝術。台灣擁有許多國際級的人才以及創新的科技,文化科技就是協助台灣藝術家走上世界舞台的秘密武器。」

《島影琴深II:余曉怡管風琴音樂會》將於本周末(10/24)於高雄衛武營音樂廳登場,由福爾摩沙管風琴文化協會攜手工業技術研究院、璞藝文化藝術、黑川互動媒體藝術、藝高文創團隊及亞德整合行銷共同打造。演出導入AI動態影像與光建築生成技術,讓舞台光影隨音樂即時生成,觀眾將能感受同時「聽見音樂」與「看見聲音」的奇幻體驗。
節目上半場由兩位已故的國寶級創作者拉開序幕,包含音樂家蕭泰然的《管風琴序曲》與藝術家陳輝東畫作的共生創作;接著以余曉怡改編之《牡丹花》與畫家陳香吟作品的AI融合作品,承接陳輝東和陳香吟兩位父女的跨世代、跨領域的藝術對話。
下半場則從吳米森導演的電影配樂《島影琴深》組曲出發,以徐子晴《靈感台灣》壓軸收尾,融合薩克斯風、弦樂與打擊樂,在致敬上半場經典名曲的同時,以當代的表現語彙詮釋島嶼精神與台灣聲音。
本次演出由文化部與高雄市文化局指導,並獲卡洛塔妮主要贊助、永信藥品與台灣ESG城市淨零突破協會協力支持。期望藉由文化與企業跨界同行,讓世界持續聽見來自台灣的創新藝術能量。
新聞聯絡人:
福爾摩沙管風琴文化協會 JENNY
手機 | 0921820697
email | [email protected]
《島影琴深II:余曉怡管風琴音樂會》
演出日期|2025 年 10 月 24 日(五)晚間7:30
演出地點|高雄衛武營-音樂廳
購票資訊|https://reurl.cc/EQ9K5R
演出人員:
管風琴/余曉怡 小提琴/李宜錦 大提琴/黃子維
薩克斯風/蔡佳修 打擊樂/那娜擊樂二重奏
導聆/邢子青
指導單位:文化部、高雄市文化局
主辦單位:福爾摩沙管風琴文化協會
製作單位:璞藝文化藝術
製作協力:亞德整合行銷
技術支援:工業技術研究院
主要贊助:卡洛塔妮
贊助單位:永信藥品、台灣ESG城市淨零突破協會
藝術作品圖像授權:陳香吟
更多資訊請見:Hsiaoyi yu余曉怡的音樂沙龍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profile.php?id=10006375408882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