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生必聽一次的音樂會

本系列管風琴音樂會,由【福爾摩沙管風琴演奏家】藝術總監余曉怡小姐策劃與演出。以經典曲目出發,從管風琴音樂發展的歷史脈絡一路延伸到現代的作品,多樣化的曲目展現國家音樂廳管風琴的特色。搭配知名電台主持人吳家恆先生,知性與趣味兼具的風格來為大眾導聆管風琴的百變風華。

16 至 18 世紀的巴洛克時期為管風琴最輝煌的黃金時代,音樂走向從簡單的單音到多聲部的複音音樂,如同眾天使在輪流齊唱的壯麗聲響,我們將從古典音樂歷史的長流中帶領大家進入管風琴音樂。

有如歐洲教堂的燈光設計

這場音樂會,『福爾摩莎管風琴演奏家』藝術總監余曉怡小姐,策劃從荷蘭管風琴家 Jan Pieterszoon Sweelinck (1562-1621)出發,孕育出北德管風琴大師等一脈相承的管風琴作品。華麗的複音音樂,豐富多變的曲式與音色。用一顆顆音符擦亮每一根音管,帶領聽眾進入 16 至 18 世紀的巴洛克時期,管風琴最輝煌的黃金時代。義大利鍵盤大師 Girolamo Alessandro Frescobaldi(1583-1643)的管風琴作品,由西班牙大提琴家卡薩多改編為大提琴與管風琴,管風琴以一種溫柔的姿態與您相會,在動人心弦的琴聲中,古今交錯。

管風琴演奏家余曉怡

一起來欣賞導聆吳家恆老師的評論

這場音樂會安排了西班牙作曲家卡巴尼爾斯(1644-1712)的《義大利庫朗舞曲》。可能有人會想,西班牙作曲家怎麼會寫義大利庫朗舞曲呢?或者,也覺得沒那麼奇怪,巴赫沒到過英國也可以寫吉格舞曲。

事實可能比這還要曲折一點。義大利羅馬以南的拿波里王國,長期是西班牙的領土,所以這裡的義大利不是一個國家,而是地理名詞,西班牙作曲家以「我國」風格來創作,是理所當然的事。

但是,這首庫朗舞曲充滿殺伐之氣,腳踏板還模仿了鼓聲,跟很多庫朗舞曲不同。對我來說,這是呼應西班牙這個「戰鬥民族」。現在提到「戰鬥民族」會想到俄羅斯,絕對不會想到西班牙。但是,十五、十六世紀的西班牙,是不折不扣的戰鬥民族,從地中海打到歐陸,從歐洲打到美洲。這種好戰性格也表現在管風琴音樂。西班牙管風琴最著名的就是「水平音管」--音管不是直立,而是像大砲一樣直指向前,音色粗啞具侵略性。在台灣要聽到「水平音管」,要到屏東演藝廳。而在這場國家音樂廳的音樂會,管風琴家余曉怡也設計了相應的音栓,來表現這首樂曲。

(以上引用吳家恆老師的文字)

大提琴家呂超倫
0